按需生产,按销生产,快速响应,在全球服饰消费“快时尚”的背景下,国内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正在减少。“小而快”的市场需求,让品质稳定、生产周期短、交货快成为服装企业的主流核心竞争力。
如缩短订单生产交货期,把原来的40天缩短致20天~30天,或者更短(如ZARA等品牌的2~3周交货期),已是服装生产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一、快速的订单响应,意味着什么?
1、直接的资金增值:比如能耗的降低,面料,辅料等,节约可以直接转化为钱;
2、成本效益:设备效率提高了,就会发现同样的订单,生产时间少了比如600小时,成本随之下降。
3、刚性地推动产量:比如原来设备运行12小时,生产800件,市场要求1200件,而现在设备和人员的效率改进,12小时的时间可以生产1200件,那多出来的400件的净利润就是增值。
二、服装工厂为何“快”不起来?
导致交期延误大致8点原因
1、接单量超过面料等供应商的产能或者原料供应商的技术,工艺能力不足,无法达到要求,重新挑选供应商时间上不允许;
2、公司没有运用或没有重视精益生产和IE工作,没有运用JIT生产模式,对生产时间估计错误、欠缺交期管理能力,导致供货时间延误进而影响本企业的交期;
3、公司管理不完善,各供应链环节没有管控手段,各部门互相推脱。
4、生产各环节的数据不透明,下流部门对上流部门的完成情况不清楚,配合不到位。
5、采购部在原料供应商方面选定错误或更换原料供应商所致,采购部在业务手续不完整或耽误导致原料供应商无法正常供料进而影响企业达成客户交期;
6、采购部对原料供应商的生产进度掌握与督促不力,对于原料供应商施加的压力不够,缺乏交期管理,下单量超过原料供应商之产能,故而无法按企业需求进行提供生产原料;
7、紧急订货的排单,给采购部门请购的前置时间不足,或相关的生产物料不齐备,流水线不能正常运行。
8、跟单与客户双方沟通不良,导致交期延误,如订单资料交接不充分、品质标准沟通不一致、未达成交期、单价、付款等问题的共识,交货时间理解偏差等。
面对这些问题,服装工厂如何尽可能缩短成衣供应链中每个阶段的周转时间,以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三、规划
1、制订合理的面料采购时间:采购部将采购、生产、运输及验收等作业所需的时间予以事先规划确定,作为各部门的参照依据。以上其实也是我们常说的生产周期,即从确定采购到成品入仓整个生产周期。明确该生产周期,是交货准时最基础的信息。
2、确定交货日期及数量:如服装行业常用的工艺确认单,将交期等基本信息一并附上。
3、产能分析:
a)计算为完成订单,将安排多少班组进行生产;
b)由IE部门分配工序、预排车位图,评估单位班组生产该款的设备需求清单(预留设备也必须计算);
c)计算各设备总计的需求总数;
d)对比目前工厂设备持有量,如有缺失,制定对策,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e)合理分配订单,保证数量、交期、品质的一致性。在分配订单时,在确保交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生产班组数,这样减少转款次数,减少转款带来的效率和产能损失。为此在该阶段必须了解车缝组的基本生产曲线状况,然后预算出大致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排程的准确性,减少时间上的误差。
4、柔性生产
在订单执行过程,即订单生产与交货过程也必须压缩,才能有效缩短订单周期,而柔性生产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手段。为此国内制衣厂应该建立一种模块化生产线与生产单元。这种模块化的生产线与生产单元类似大规模定制的策略,能够灵活地根据订单需求配置流水线,从而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四、执行
1、现场6S的实施。6S是精益生产的基础。没有6S不做精益生产。
2、提供必要的面料、模板、多能工支援给生产部门,做好产前准备,为此IE部要建立完整规范的转款的流程。
3、适时了解生产的瓶颈,及时处理;
4、车管及时解生产异常变化,针对异常变化采取应变措施;
5、了解生产效率及进度状况,必要时向生产部门施加压力;
6、跟单对交期及数量变更要及时通知各部门以采取相应对策;
7、加强交货前的稽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