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制造成本上涨,服装制造行业一边面临“加薪潮”和“用工荒”,一边面临环境整改的政策风暴,很多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和寻找新的转型方式,有一批境外投资生产的服装企业,通过迁移到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方生产进而降低综合成本。
人们对企业产业转移过程做了个形象的比喻:企业如同候鸟,会根据市场气候变化,寻找最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栖息地,然后决定是否迁徙。而其中起决定因素的“市场气候”,便是经济学家们所经常挂在口边的“利润洼地”。
在很多服装生产领域,东南亚和非洲是比较理想的“利润洼地”。 这些地方经济落后,主要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劳动力资源和生产原料丰富且廉价,基本工资折合下来都是1000多元人民币。
但是,这都是表面的,境外投资的风险也很大,投资成功的案例有,失败的案例更多,到底是找到了“利润洼地”还是跳进了“坑”也看运气和能力。
1
虽然一些境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及中国,但是劳动法规定却比中国更加偏向于劳方,他们的劳工法,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性化的地方。如车间厕所有数量、设施、卫生要求等;100人以上车间要有诊所,工人要有吃饭休息的地方,工作时间、加班时间有明确规定。
严格执行以上条款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只允许计时,不允许计件算工资!这意味着:只要工人打卡进入,无论他干不干活,干好干坏,你都得付钱。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法律风险,比如在一些国家,只要劳工在你的厂里工作超过三个月,即成为终生雇佣,不得解雇员工;反过来,当地的员工却是肆无忌惮,随便请假旷工,理由是不想工作、想睡觉,简直就是开厂雇佣了一群大爷。
2
中国是世界工厂不是没有道理的,小学课本上说的“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真不是假大空吹出来的。有些的国家工人,上班态度不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发完工资后面那几天,有时候只有一半工人来上班,生产线都动不起来,而且这些人都是家徒四壁的穷人。在中国工作能这么不积极的都会遭到所有人的鄙夷:“是家里很有钱的纨绔子弟或者这个人肯定有后台”。
3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心灵手巧的民族,学东西快,劳工技能好,无论多么精细的活都能做好。在国外开厂,很多人都没有劳动技能,而且也不会,不学、不想做的工人,往往废了工资还费材料。你想招熟练工人?可以!你招来培训自己培训,不知道要做出多少废品,才能培养出一个熟练工人,万一稍有不满就罢工抗议辞职。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已经穷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