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熟知的服装企业里,其实有许多“不务正业”的企业,它们在做服装业务的同时,可能还在做房地产、做新能源、做数据分析,甚至还涉足金融。这些服装企业为什么要不务正业呢?
一般来说,服装企业做大做强之后,应该会不断完善企业经营业务,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比如做女装起家的企业,逐步完善童装或男装业务,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比如做运动服装起家的企业,开始涉足时尚服装,扩大目标人群。
但是国内有许多服装企业却不按常理出牌,在上市之后开始“不务正业”。比如B企业自从1996年上市以来,逐渐转型成了新能源企业,主要业务是生产和研发电池材料。如今,该企业的服装业务占比缩水到了不足10%,俨然已经把老本行当做副业了,什么时候完全抛弃服装业务也说不定。据传B企业还将制造新能源汽车,但是遭到了市场的质疑,该企业成为了不务正业的典型。
为什么服装企业不规规矩矩地从事服装业务,而是喜欢涉足其它与服装不相关的行业呢?那是因为服装行业的发展增速放缓,企业业绩不佳导致的。在业绩不佳的情形下,企业为了扭转收益的下滑,就想方设法踏入其它行业,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等待行业形势有所好转的时候,再重新重视起服装业务,这是许多上市服装企业共同的做法。
近几年来,得益于中高端消费市场的觉醒以及消费需求的升级,服装行业大有复苏的趋势,因此越来越多“不务正业”的服装企业回来了。国内知名服装品牌商Y企业,在服装行业低迷时不但“不务正业”,而且把副业做得风生水起,先后涉足的房地产开发和投资领域都获得了成功。2017年底,Y企业宣布重新把服装业务作为企业发展重心,并把自己定位成新零售服装企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服装行业的复苏。
许多服装企业做大做强之后,都可能会遇到瓶颈,甚至面临业绩下滑、发展停滞的窘况。通过转型做其它行业业务来维持企业的经营,待服装行业复苏之时,又可以拾起老本行,这或许是一种不错的突破瓶颈的思路。